智库专家诸大建教授:深化生态文明需要研究绿色消费
发布人: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16-04-30   浏览次数:94

清华大学成立有全国性意义的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有幸被邀请在学术论坛上作大会发言。我说,研究生态文明有关绿色生产已经有很多深刻性的论述,相比之下对于绿色消费却缺少系统性的认识。为此在会上谈了下面三点看法,现写出来以引起讨论和思考。


一是为什么要深入研究绿色消费。一个基本看法是消费问题正在替代生产问题,成为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中需要日益加大关注权重的问题。可以用三个效应深化认识。其一是反弹效应,过去30年中国发展的物质强度和污染强度在持续降低,但是物质总量消耗却在持续上升,这用绿色生产无法进行解释,原因在于非绿色的消费在增长,抵消了生产效率的改进。如果不注意强调绿色消费,未来十几年中资源环境问题的诱因会从中国制造侧转移到中国消费侧,出现所谓中国中产阶级崛起的环境问题。其二是下游效应,终端绿色消费提高的资源生产率可以超过绿色生产好多倍,所谓下游的消费物耗减少一分,可以减少上游的生产物耗十分、百分甚至更多。其三是行为效应,一般地,消费行为主要是社会心理问题,因此需要把技术发展与社会发展整合起来进行更加精细的研究。


二是什么是有关绿色消费的系统性看法。日常生活中有不少绿色消费的提法,例如空调保持在26摄氏度、开会不戴领带、为地球关灯1小时等等,但是这些做法的绿色含量需要分析,同时也没有理论上的深刻性。研究绿色消费,是要提供系统性的学理分析,区分各种似是而非的绿色做法,从而加强绿色消费的主动性。消费可以分为耐用品消费、消耗品消费、服务消费三种基本形式。其中,耐用品消费的链条最长,可以用来说明消费效率由什么组成和有什么样的改进可能。耐用品消费的总效率可分为三个分效率,一是维护效率,以使用寿命衡量;二是服务效率,用使用频率衡量;三是满足效率,用满意度大小衡量。消耗品消费涉及服务效率和满足效率,服务消费主要涉及满足效率。所谓绿色消费,就是要让消费者的效用满足与物质消耗相脱钩,提高消费的资源生产率,即效用和满意度要实现甚至增加,而物质消耗不增加甚至减少。具体地说,就是要针对耐用品消费、消耗品消费、服务消费的不同情况,分别提高消费中的维护效率、服务效率、满足效率。


 三是绿色消费怎么做的问题。研究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可以发现有三条主要的路径,即提高绿色化的供给、提高物质生产的效率、减少对物质消耗的需求。前两者主要与绿色生产有关,后者主要与绿色消费有关。绿色消费,其动力在于社会心理变革。绿色消费有三个基本原则。一是从偏好质量低劣的短寿命产品到偏好精致耐用的高质量产品,所谓劳斯莱斯效应;二是从追求所有到追求所用,因为物品分享和多用可以提高服务效率,如果一个家庭拥有许多同类的东西如电视机、汽车、住房等,其结果常常是闲置和低效率;三是从自我服务到服务外包,在外包者是专业化和规模经济的情况下,常常具有较高的资源节约效率。因此,系统性的绿色消费行为从高到低可以分出三个层次。以出行为例,用公共交通出行的绿色化程度高于租用他人汽车开车出行,而汽车租赁的绿色化程度又高于自己买车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