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上海主管部门给网约车颁发第一个经营执照,觉得是有国际风范地搞了一次分享经济的创新试水。对此事,有许多人已经从生产端和供给端的角度进行评论,我倒觉得可以从消费端和生活端发发言论,呼吁我们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需要超越“自己拥有自己享用”的传统模式。
长期来,在追求经济增长的氛围中,我们的主流价值强调现代化生活的标志是“个人拥有个人使用”。其实,从网约车或“专车”是自己的车给他人用,从物权出租中获得合理收益,可以进一步想到,消费方式按照产权拥有与为谁使用两个维度可以分出四种情况。以交通出行为例,说明四种方式的差别和意义:
(1)自己拥有自己使用。实例是自己买车自己开车。这是传统的以拥有为导向的现代化倡导的生活方式,强调什么东西均需要自己有自己用。这样的生活方式有方便性,但并不总是高效率的。看看我们家中的洗衣机等家电、私家车,甚至过大的住房面积,大多数时间没有用,就可以知道实际使用效率是不高的。如果全社会按照这样的方式消费和生活,一边看到的是物质产品的大量生产,另一边看到的就是大量物品的闲置和浪费。
(2)他人拥有分享使用。实例是Uber这样的网约车,这是当下的分享经济强调的新消费模式和新生活方式,所谓“不求拥有,但求所用”。这种方式可以作为传统方式的补充,甚至替代传统方式,解决社会物品丰富但是需求配置在时间空间上不均衡的问题。特别是,在物质产品规模为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盘活社会资源,满足增长的消费需求和服务需求,大幅度提高社会总福利的水平。
(3)企业拥有大众使用。实例是出租车以及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方式。这种消费方式是企业拥有物品(不管是民营的还是国营的),社会大众个人化非拥有地进行使用。坐出租、坐地铁,均是租用由企业提供的移动性服务。在人口日益增加、私人交通拥堵的大都市,用公共交通替代私人交通,一直是可持续城市化倡导的有效率的事情。
(4)集体拥有集体使用。实例是坐单位里的班车解决出行问题。这是集体化或者合作社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属于会员制式的物品服务,即对外部人有排他性,对内部人不具有排他性,凡是同一组织内的人均可以自由使用。在当前倡导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到欧洲一些国家的城市或者社区,常常可以看到汽车分享系统这样的集体拥有集体使用方式。相对于私人拥有他人使用,这是广义的分享经济。
大家现在讲里夫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关注比较多的是生产方式的革命。我倒觉得需要同时强调消费方式的革命。即从单一的强调私人拥有私人使用的旧生活模式,转向多样化的因地制宜的新生活模式,包括转向他人拥有分享使用的分享经济模式,用一定规模的物品消耗满足增长的消费需求,以对个人和社会均高效的方式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这样做可以尝到不少甜头。我自己买车多年,但是并不是凡出行均开车:上下班高峰时候到市里开会,感到最佳方式是坐地铁;平时到外地出差去机场,选择打的或者坐网约车;到学校在嘉定的校区讲课,觉得坐学校班车是享受;至于自己开车,大多数情况是周末或者假期全家到外地自驾游。这样加起来,平均每年开车距离不超过5000公里,相当于日本人的平均水平。这样做既达到了自己的目标,满足了效用,也有效地减少了个人出行的碳排放足迹。
(作者为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