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绿皮书》第三版即将出炉
发布人: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15-10-18   浏览次数:415

 

点击查看原图

  

“《绿皮书》所提供的理论、实证及政策建议可以帮助城市管理者和城市研究者了解城市可持续发展状态,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的基础,对中国城市转向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是同济大学及经济与管理学院面向社会开展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

“希望《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绿皮书》的成果能够切实为政府管理者、规划者、运营者以及科研工作者、大学师生等所有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人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从而构建出一个更加舒适的生活、生态环境,使得资源消耗率逐渐变小,让城市中民众的幸福感逐年提升。”——中国工程院院士郭重庆

未来20年,城镇化将是我国经济增长、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引擎,可持续发展已经得到全球各界的认同,并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愿景。然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倒挂的问题仍然十分严峻,城市发展目前处于哪个阶段未来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未来的目标等成为各界关心的话题。在此背景下,由我院诸大建、何芳、霍佳震等教授主编的《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绿皮书》于2013年应运而生。

今年即将出版的《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绿皮书(2013-2014)》是该系列第三个年度的研究成果。前两本书的推出得到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肯定。不少研究城市的学者认为,两个半球的评估思路有新意,对诠释和指导新型城镇化发展很有用处。联合国开发署,武汉市,深圳市,西门子亚洲城市能力中心等国际组织、政府和跨国公司,纷纷与编辑团队讨论合作事宜。今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还将同步发行该书的英文版,为绿皮书的研究提供国际化的交流和话语平台。

经过三年的探索,2015年的绿皮书首次形成了理论篇+实证篇+专题篇三合一的板块结构。该书上篇基于可持续性的脱钩发展和两个半球的理论,将城市人类发展与生态投入放在一个框架下进行分析,建立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估模型与评估方法,并就其中涉及的数据收集与处理的具体方法进行详细说明。中篇聚焦中国35个大中城市,评估解读了各个城市的生态投入及人类发展指标,进行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分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效率,进一步提出改进模式和优化路径。下篇通过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趋势及动态北上津渝四直辖市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及绩效评估英国伦敦城市可持续发展实践等三个专题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热点、重要区域、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度探讨研究。

有别于国内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流行评估研究,该书强调了城市发展应该用尽可能少的生态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人类发展的思想。模型评估结果显示“35个大中城市中,京津翼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效率相对较好,长三角城市群相对落后,而珠三角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居中。这与许多研究认为的沿海城市普遍具有高发展效率有明显不同,值得读者深思。此外,结合发展中国家及中国城市发展的自身情况,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与路径,是对国际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领域非常有益的完善和补充。

该书理论扎实、立足实际、体系完善、数据详实、解读到位、案例丰富、分析深刻、表达形象直观,是同济大学及其经济与管理学院面向社会开展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成果,适合政府管理人士,从事城市管理、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等相关人士阅读,也可供科研院校相关领域研究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