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
发布人: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15-08-11   浏览次数:521

前言 

    今年适逢同济大学与甘肃省定西市开展校地合作交流20周年。
  二十年以来,同济大学通过开展捐资助校、人才培训、失学儿童救助、特色产业开发、城市建设规划以及文化交流等各项活动,有力地支持了定西的科教事业,促进了定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今年5月,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高层管理培训中心(EDP)组织了一批教授,给定西市干部做了一系列以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为主题的报告。

新型城镇化的道路选择

诸大建 教授

  2015年5月26日,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主任、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诸大建,为定西市的政府管理者和决策者们提供了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务实的对策建议。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内容。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诸大建认为新型城市化可以从四个维度来分析设问,即社会(人到哪里去?)、环境(地如何使用?)、经济(钱从哪里来?)以及治理(组织如何合作?)。要抓住人、地、钱、治理四个关键问题,就要做好新型城镇化的“加减乘除”。

  按照国家规划,到2030年,中国的新型城镇化目标是实现65%的真正城市化率(即人口不但进城而且享受城市的公共服务),届时,城市人口总量大约在10亿左右。长期以来国内有关城市化道路问题,一直存在着不是中小城市就是大城市的非此即彼争论。而诸大建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应该走以特大城市、超大城市为依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依次围绕的城市集群发展的道路。

  城市集群发展模式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解决两方面的困境。一方面,这种模式可以克服中小城市与小城镇脱离大城市依托在城市功能上的缺陷,解决可就业性、可服务性等问题,同时可以克服分散化发展导致的资源环境过度消耗;另一方面,可以克服巨型城市中心城区单中心的无限扩展,把过度集中的城市功能化解到周围的二级城市和中小城市中去,保留城市功能混合、土地空间紧凑、人口密度合理的优点。因此,围绕特大超大城市发展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抱团的城市集群,是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城市化之路。

用集成的智慧建设智慧的城市

王广斌 教授

  5月27日上午,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高密度区域智能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特聘教授王广斌博士主持了定西公益培训第二讲。首先,什么叫“智慧城市”?王教授给出了一个诠释:智慧城市是全球城市化演进和信息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交会,是新一轮信息通信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早在智慧城市的建设初期,2008年IBM公司率先提出了“智慧地球”理念,迪比克市与 IBM 共同宣布将建设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现在,智慧城市建设到了快速发展期,城市系统综合全面的发展和建设日益受到关注与重视; 组织间的信息交互模式以及政府、企业、全社会协同机制也在相应的做出改变。近年来,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推行了多种新型项目和应用,例如普及免费 WIFI、在图书馆上应用 RFID 等创新技术、新信息通讯技术战略计划、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规划、节能化住宅、节能家具、医疗领域的物联网技术应用等。

  2011年起,中国的许多城市也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纲要和行动计划,例如武汉、南京、宁波、北京、上海、深圳等。不同城市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工作规划、侧重点及切入点上存在差异,但是每个城市都认识到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达成共识。截止2014年全国共有193个智慧城市试点地区(含扩大试点地区),2013年启动项目共1839个。

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建设管理

施 骞 教授

  5月29日下午,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工程硕士管理中心主任施骞教授为甘肃定西市的管理决策者们带来题为“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建设管理”的精彩演讲。

  新型城镇化不同于以往传统的城镇化,是集约、智慧、绿色和低碳的城镇化。以往,我们推进城镇化以经济增长为先,主要考虑GDP,而忽略诸如环境友好、资源集约和以人为本等其他重要因素。因此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建设存在诸多问题。而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注重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建设,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运营管理则显得尤为重要。

  与此同时,新型城镇化中的智慧城市建设也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智慧城市以推进实体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相融合、构建城市智能基础设施为基础; 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充分运用、深度融合为主线; 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整合、共享和利用各类城市信息资源为核心。这使管理目标在开发管理、项目管理和设施管理等阶段更加数字化和精准化,从而提升城市建设管理的水平。

  建筑业高能耗、高污染的特性使人们开始考虑建筑行业的可持续性问题。可持续建设与绿色建筑的概念是紧密相关的。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并能够最大限度地与自然和谐共生。而实现绿色建筑的这一过程,就是“可持续建设”。可持续建设强调工程项目各个环节的管理,而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就是这种管理的结果,是通过可持续建设而实现的最终产品。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建设,才能最终得到我们所需要的绿色建筑。

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的模式与路径

 

任 浩 教授

  5月27日下午,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产业园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任浩以 《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园区发展》 主题,为参与公益培训的定西市政府领导和骨干提供前瞻的研究成果和可实施的发展策略。

  由任浩教授团队研究的《2014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 的问世,是国内目前唯一对中国产业园区30年历程总结的专著。据报告显示,已经走过了三十载春秋的中国产业园区,经历了初始培育阶段、快速成长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和创新升级阶段。据统计2013年底国家经开区、高新区分别达到215家、114家。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深圳四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挂牌成立。

  政策、行政化、硬基础“三要素”组成的驱动模式,是中国产业园区30年高速发展最为基本且长期存在的内生要素。在新形势下,我们应如何颠覆现有的园区1.0理念,去畅想园区2.0的发展愿景呢?园区2.0应当成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从发展理念上看,相比园区1.0,园区2.0更加强调从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从单一封闭向合作开放转变,从硬基础见长向软环境取胜转变。从发展方式上看,园区2.0具体体现为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差异化发展、资源的绿色集约利用、营商环境的优化、以及管理服务的制度化专业化。切合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最后完成从“政策、行政化、硬基础”的园区1.0向“制度、融合化、软环境”的园区2.0转变,达到产业生态、社会生态、自然生态的园区发展愿景。

社会治理创新与新型城镇化

韩传峰 教授

  5月28日下午,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同济大学城市基础设施开发与管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韩传峰教授以 《社会治理创新与新型城镇化》 为主题,为定西市领导干部带来社会治理的创新理念。

  他认为,十八大 《决定》提出,中国要注重“以人为本”和“顶层设计”,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从严治党。所谓“顶层设计”,是指系统分析具体对象,自上而下的总体构想和系统设计,是价值理念与操作实践之间的战略“蓝图”。顶层设计不等于推倒重来,需注重规划设计与实际需求的紧密结合,坚持自上而下的问题分析与自下而上的目标集成,以及交互、循环和旋进式改进。

  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应立足现代产业分工要求、区域优势互补原则及合作共赢理念,打破行政区划藩篱,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对于新型城镇化,需打破行政区划约束,合理规划产业、城镇的空间布局,建立完善区域规划制定与变更的多元参与机制。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过程,通过公共权力与公共资源配置的再平衡,使农业转移人口获得必需的物质资本、权利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实现身份特征、就业状态、综合素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的城镇化,被城镇认知、认同和认可。

  在创新驱动和政府治理下,中国的经济将从“三次产业划分”升级为“六次产业划分”。其中,第四产业为“互联网+”,即大数据、云服务、移动互联、电子商务等信息公共平台条件下的电子商务体系服务业; 第五产业是文化公共平台条件下创意产业和知识服务业; 第六产业是包含一到五的综合产业,能够带来零边际成本。

新型城镇化与经济转型升级

林善浪 教授

  5月28日上午,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林善浪给甘肃定西市的管理决策者们带来题为“新型城镇化与经济转型升级”的精彩演讲。林善浪认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变为有限供给; 经济形态从工业经济时代过渡到服务经济时代; 经济全球化从3.0版升级到4.0版; 以及对外开放由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转变。

  那么,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到底“新”在哪里?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新型城镇化的“新”可以概括为如下十点,包括人口与户籍相匹配; 人口进城的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市从工业化驱动向服务经济驱动转变;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农业现代化; 加快土地集约型城市化建设; 建设以城市群为主要空间形态的城市化; 发展有中国文化、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 发展金融创新的城镇化以及科学管理的城镇化。

  总之,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同时,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城镇间异地就业人员和城区城郊农业人口。其核心制度要求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拓宽住房保障渠道等一系列举措,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并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