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浩:迈向园区2.0,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的模式与路径—“同济智慧助力‘一带一路’战略”公益培训第三讲
发布人: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15-05-29   浏览次数:276

527日下午,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产业园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专家、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任浩以《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园区发展》主题,就中国产业园区的三十年发展历史、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发展模式和路径等内容阐述了我国产业园区迈向2.0发展的新理念,为参与公益培训的定西市政府领导和骨干提供前瞻的研究成果和可实施的发展策略。

 

产业园区发展30年,厚积薄发

由任浩教授团队研究的《2014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的问世,是国内目前唯一对中国产业园区30年历程总结的专著。据报告显示,已经走过了三十载春秋的中国产业园区,经历了初始培育阶段、快速成长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和创新升级阶段。1984年至1991年间,我国的产业园初期以出口加工贸易为主,在沿海地区首设14个经开区、27个高新区,两类园区的功能定位基本确立。1992年至2002年期间,正值邓小平第二次南巡、我国全面对外开放,产业园区迅速成为了全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全国共有54个国家级经开区、54个国家级高新区,产业园区基本实现了国土“全覆盖”。2003年至2008年期间,我国加入WTO,产业园区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注重质量效益与服务的功能区模式日趋成熟。2009年至今日,产业园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据统计2013年底国家经开区、高新区分别达到215家、114家。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深圳四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挂牌成立。经过30年的园区发展,以329家国家级园区为例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经济增长极 两大园区(经开区和高新区)为我国GDP作出近1/423.2%)的贡献;工业总产值35万亿元 ,占全国工业总产值30%;上交税收2.2万亿元,占全国总税收的20%

创新集聚地代表我国参与全球创新竞争。以2013114家高新区为例 ,累积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411 个、产业技术研究院577所、国家工程实验室110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17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65 13.6万件。共有企业技术中心7217个,其中经国家认定的有 607个,占全国企业技术中心总量的 60.6% 。高新区71180家企业的 R&D 经费内部支出达到3488.8亿元,占全国企业R&D经费支出的 38.2%

管理示范者:实现了资源的高效集约化利用。高新区和经开区的人均GDP,可排在世界国家和地区排名中的第5和第8名;每平方公里的工业总产值达到全国平均数的20倍;GDP的能耗低于全国平均的三分之一;

开放先导区:成为继经济特区之后的第二开放带。国家经开区和高新区出口创汇分别为4064亿美元和4133亿美元,合计占全国总额的37.1%;全球500强跨国公司中,超过400家在华设立了外商投资企业、研发中心和代表机构,其中绝大多数设立在园区,根据2013年数据,全国超过70%的实际利用外资为国家高新区和经开区所贡献。

 

园区2.0:提升制度、融合化、软环境

近年,德国政府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了“工业4.0”概念,描绘出高科技制造业的未来愿景。有人提出,我国的产业园区是否也要顺应国际步伐,提升管理模式从而迈向4.0时代呢?

任浩教授笑着回答道,“这是二个不同的概念。前者讲的是工业制造方式,后者讲的是园区管理模式。我们提出的产业园区2.0,距离成熟运作和实现至少还需要10年时间,我们需要沉住气,探索和实践适合自己的园区发展道路。”

政策、行政化、硬基础“三要素”组成的驱动模式,是中国产业园区30年高速发展最为基本且长期存在的内生要素。在新形势下,我们应如何颠覆现有的“园区1.0”理念,去畅想“园区2.0”的发展愿景呢?

任教授介绍,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按开发主体可以分为5类:市场导向型产业园区、外资引入型产业园区、内源品牌型产业园区、政府主导型产业园区、政企合作型产业园区。目前我国的产业园区主要是由政府主导,随着产业园区的发展,其中一部分会演变成政企合作模式。

从发展目标上看,园区2.0应当成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从发展理念上看,相比园区1.0,园区2.0更加强调从追求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从单一封闭向合作开放转变,从硬基础见长向软环境取胜转变。从发展方式上看,园区2.0具体体现为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差异化发展、资源的绿色集约利用、营商环境的优化、以及管理服务的制度化专业化。切合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最后完成从“政策、行政化、硬基础”的园区1.0向“制度、融合化、软环境”的园区2.0转变,达到产业生态、社会生态、自然生态的园区发展愿景。

 

园区走入西部,走出中国

过去的三十年,产业活动的总量增加促使了园区和所在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今,随着世界经济、科技,以及资源现状的转变,新型的产业园区的管理方式也需因时制宜,以核心资源集聚为前提,向可持续发展的“三聚”路径演变。

“聚核”,即通过核心企业入驻形成场效应,推动产业加快聚集;也就是大企业带动相关小企业共同发展,形成一个产业据点。“聚链”,即联合纵向产业链与横向服务链的合作,例如供应商、制造商、客户间的纵向关系,以及风险投资、金融机构、研究机构、管理机构、中介服务机构间的横向关系。“聚网”,即生产网络、知识网络及社会网络的紧密联结;达到生产、技术、文化、社会生活环境全面发展,形成园区商业生态体系;通过输出资本、品牌、管理、项目,实现园区间合作。

任教授指出,可供甘肃定西市选择的发展途径有很多,建立产业园区也是其中之一。定西市可以借鉴其他产业园区的发展经验,依托新型2.0产业园区发展的前沿构想和理念,搭建和发展高新产业平台,引入资金和企业,从而拉动地区经济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

任浩教授还从开放的历史发展视角,提出了中国“走出去三部曲”的战略建议。我国已经历了八十年代的“产品走出去”、九十年代的“企业走出去”,这二部走出去对中国经济扩展世界市场发挥了作用,但基本属于企业单打独斗、分兵作战。时至当下,为有利于国家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我国应该并必须迈出第三步,即“产业园区走出去”。相比于单个企业,园区走出去,将有利于在基础实施、品牌扩张等方面具有更好地投入少效应强的经济性规模;有利于集中展现并传播我国与东道国和平发展的软硬实力的政治性主张;也有利于我国企业在国外社会不稳定条件下增强威慑和防卫的安全性保障。它能为在国外发展的中国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作者简介:

任浩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产业园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专家;研究方向为组织与战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