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专家周向红:新常态下的民生服务与创新—“同济智慧助力‘一带一路’战略”公益培训第六讲
发布人: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15-06-25   浏览次数:349

529日,上海公共事务研究会副会长、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智慧城市与电子治理研究所所长周向红教授为来自定西的市府领导们带来了一场以“新常态下的民生服务与创新”为主题的公益讲座,与学员们分享了本市智慧城市建设的诸多经验、为学员们提供了丰富的借鉴与启发。

中国经济可能会水落石出 弯道超车考验技巧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传统的 “稳健”、“宽松”型的经济政策在刺激投资方面效果明显下降。“水落石出”比较形象说明了这一点,即当经济增长的潮水一点点往下落的时候,困难像石头一样浮现出来。因此中国需要借助创新、创业、新型城镇化等迎接新常态。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转型宛如“弯道超车”,各级政府将面临极大的挑战。

公共服务供给“创新”的三个维度

因此,中国现在提出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创新驱动难在“创新”二字。公共服务供给创新,也就是公共服务供给混合机制;将在三个维度展开。

一是跨界合作,政府与企业,非政府组织形成多元化供给主体;上海与中国移动、腾讯、阿里等在智慧民生方面等合作,都是典型案例。

二是从规制到服务,充分利用市场化工具,使服务更有效率;如公益创投、发行新型金融产品,社会效益债券。

三是利用互联网+,将信息技术与公共服务融合使其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上海在这方面已有一些实践,比如智慧养老,智慧医疗等方面。

混合机制只是工具 不能包治百病

近年来公共服务混合机制风头正劲。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民营企业、非政府组织已经成长为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

其次, 他们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某些方面不仅能拾遗补缺,而且在一些领域已经超越了政府,例如电子商务平台构建等;

第三,虽然中国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资金仍不是十分宽裕,且一些传统管理手段在面对新问题时难免被动,具有优势互补、跨界互动的公共服务供给混合机制被人们寄予厚望。

以往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使用民营化工具的教训,如BOT ,也是公共服务供给混合机制的一部分,仍然值得吸取,建议在项目设计、过程监控、协议签订等细节方面需要给予足够重视。机制创新只是工具,不能包治百病,而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只有适用性,没有万能。

部分民生问题可借助技术打破垄断

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面对许多不确定问题,尤其是特大城市,智慧城市概念应运而生。智慧城市应用过程中,很多城市首选公共交通、医疗服务等民生领域,因为这些领域积累了太多问题和市民诉求。如果能借助技术更快地突破体制壁垒,将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作者简介:

周向红 教授,博士生导师,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专家、上海公共事务研究会副会长、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智慧城市与电子治理研究所所长。

    周淑慧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闻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