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一带一路”,输出“上海经验”
发布人: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15-04-06   浏览次数:105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整体规划浮出水面,被重点圈定的18个省(市、区)目前正加紧编制、出台各自的任务清单。上海,如何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合唱、发出自己的好声音?
   “上海可以为一带一路作多大的贡献,这将直接决定上海未来建设成为全球城市的规格和能级。本月初在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上海必须对目前的两个扇面格局有清醒的认识:一个扇面是继续面向太平洋,扩大开放;另一个扇面是面向亚非欧。就第二个扇面来看,上海在地理位置上从最前沿变成了后座,但排头兵的角色依然不改。

鱼骨型时代来临,上海要有重心向内意识
  328日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将顶层设计圈定18个省(市、区),其中,新疆被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福建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具有开放程度高、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的上海则被至少三次点名:加快推进上海自贸区建设,加强上海城市港口建设,强化上海国际枢纽机场功能。
  按照专家的看法,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未来30年,中国城市发展的空间形态会出现一个较大转变。这个转变主要表现为:从过去率先发展沿海经济的“1字形时代,到沿海与沿江并重的“T字形时代,再逐步过渡到随一路一带而生、城市相互联通而形成的鱼骨型时代。
  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认为,上海必须要把鱼骨型的城市空间形态纳入宏观决策考虑,无论是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还是加快推进自贸区建设——实现这些目标,上海不能就事论事,必须要有国际视野。这首先要求上海在战略层面对前30年和后30年的发展关系有一个全盘梳理
  学者们认为,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上海过去30多年来在引进先进技术、推进产能升级、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高层次人才等方面积淀了丰富的经验;今后30年,上海的排头兵角色将同时在两个扇面上有所表现——除了继续面向太平洋,还必须有重心向内的意识,向我国中西部地区以及中亚、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的第二、第三世界国家输出30的经验。

服务国家战略,上海要发挥全球城市影响力
  上海的愿景是成为全球城市,而全球城市有等级之分、功能之别。有专家举例说,要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具体服务和影响,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帝国也称得上具有全球影响力。但上海定位的全球城市,显然不同于义乌,也不同于伦敦、纽约。
伦敦、纽约等全球城市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输出要素,而上海则不同,一方面要继续引进、吸引各类要素,一方面要同时输出要素,辐射长三角地区以及全国更多的省市。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党委书记彭震伟说。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一带一路的影响,同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林善浪认为,上海完全可以发挥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力争成为对外投资的融资中心,即走出去的企业可以在上海融到资,再到海外去。在融资、专业人才培养培训等方面,上海可以提供服务和支撑作用。
  按照国家整体规划,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是港口城市、陆上丝绸之路重点是高铁城市,国务院对长江经济带的规划,基本锁定的是大河城市。诸大建说,纵观这两带一路三种不同的城市类型,在上海均有具体的体现。比如,与高铁经济圈相通的虹桥枢纽、洋山深水港以及崇明生态岛等。而在今后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上海在深水港建设促进港口城市联动、高铁建设与高铁城市联动、作为长江口的口岸城市与内陆城市的联动等方面,都可以和更多的兄弟省市分享这些成功的经验。

贡献上海智慧,学界可以先行一步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包括铁路、公路、水运、港口等重大基建项目在内,有统计显示,今年全国各省份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一带一路基建投资项目总规模已达到1.04万亿元。过去30年,我们专注于国内建设,确实有不少经验。但一带一路的建设肯定会伴随着国际空间地理格局的变化。中国如何协调各方关系、在国际上扮演一个更加重要的角色,如何对各种风险作出科学评估、主动规避风险,在这些方面,我们有很多问题需要好好研究。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陈小鸿说,她曾出任2010年上海世博会交通总规划师。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累了实践经验,但按照她的看法,有些经验还称不上成熟,恰恰需要进一步总结、提炼。
我们很多企业走出国门、承接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但一般来说,以点对点做项目居多,很少有机会参与当地的规划。陈小鸿说,反观30多年前中国打开国门,欧美等国家带着资金、技术刚刚进入时,往往强调从规划层面开始做起,参与区域的规划和决策,从而在制度上形成了影响力。不能把一带一路简单地理解为资本输出、项目输出、产能输出。设法评估一带一路建设可能遇到的来自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风险因素,争取对沿线国家和城市形成相关数据库,上海在这方面可以有所作为、贡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