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关于共享单车的负面新闻最近似乎比较多,比如铺的车辆太多,车子乱停乱放,甚至有数万辆废弃单车聚集的“坟场”图片吸人眼球。对此,很多人呼吁该管管了。笔者也同意这种说法,但觉得要有新思路才行。
现在的共享单车既不是纯粹的企业经营谋利,也不是政府委托的公共项目,而是由企业来做的公共服务。所以我们的基本态度应该是,拥护共享单车,但坚决不拥护过度投放、胡乱停放的共享单车。共享单车目前距离达到理想标准还有一定差距,必须脚踏实地一步步前进。这个过程离不开新的社会治理举措,即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共同治理。
如果说去年是共享单车元年,那么今年就是共享单车的共同治理之年。最新的动态是,全国首个共享自行车团体标准已在上海“出炉”,将于10月1日正式实施。该系列团体标准主要针对共享单车产品质量和安全要求,还包括设施设备维护要求、押金和预付金的管理、投诉处理和使用者伤害赔偿等内容。摩拜、ofo在内的多家共享单车企业已自愿签订,这意味着企业未来需要按照团体标准来执行。这是非常好的动向。
政府也应多动脑筋,不要简单套用老办法。可以把以前搞有桩自行车的钱拿出来,雇用运营维护人员,在地铁站公交站搞好共享单车的秩序。对于共享单车的乱停乱放,政府也要精细研判,到底是停车空间不够,还是消费者故意为之。笔者以为,现在城市的马路停车场更多是为小汽车准备的,所以应用疏导的办法,开辟空间给共享单车。
消费者则不能只享受共享单车带来的便利,也应自觉履行自己的责任,避免“公地悲剧”的发生,即在一块大家都享有使用权的地方,每个人都倾向于过度使用,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最后导致集体利益的崩盘。
现在,共享单车已经走出国门,它们将面临新的挑战。比如在英国是不能像国内这样随便停车的。这就需要共享单车企业提前与当地政府签订协议:建立负面清单,规定哪里绝对不能停;可以停的地方,减少小汽车停放空间留给共享单车。这样一来,共享单车在国外的运营管理经验,还可用于促进国内的工作。
共享单车有望变成中国城市建设的好故事,如果政府企业消费者任何一方自由放任的话,整个故事都会戛然而止。所以,要抛弃“零和”思维,通过共同治理找到最大公约数,一点点化解问题。总之,面对目前的共享单车乱象,笔者觉得还是“让子弹飞一会儿”。发展不是一条直线,会出现上下波动。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正负偏离一点一点稳定下来。治理比投放要难,需要三方共同努力,所以要给予一定的探索空间。但一定要有所作为,同时防止乱作为。(作者是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智库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