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可作新型城镇化典范
发布人: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15-03-30   浏览次数:121

今天,长三角30城聚首安徽马鞍山市,召开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五次市长联席会议。会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唐子来教授将作主旨演讲——“新型城镇化视角下长三角区域的一体化发展。为此,记者提前专访了这位专家。他强调,城市群协调发展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的重要战略,长三角城市群需要在制度创新、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为国家重大战略作好典范。

唐子来介绍,在新型城镇化中,经济增长的外部成本必须内部化,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相协调,其本质是要创造改革的制度红利,由此带来城镇化的发展红利。

而城市群协调发展,是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的重要战略。根据世界级城市群发展规律,如美国,其城市化率在2010年达到82%70%的人口集聚在最新界定的10个城市区域。

再观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间的关联不仅仅体现在地理相邻,更存在于功能的关联上。唐子来告诉记者,国际研究表明,城市关联网络的本质是城市间的经济联系,而企业是城市关联网络的作用者,众多企业的区位策略界定了城市之间的关联网络。在国际智库GaWC 175家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包含金融、会计、法律、广告、管理咨询)的主要跨国公司中,有139家公司在长三角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其中总部设在纽约、伦敦、东京、巴黎的跨国公司合计占总数的61%,这表明长三角区域与全球核心城市的关联度较高。其次,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之间的能级差异也较为明显。

根据规律,国际门户+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世界级城市群。因此唐子来认为,在长三角这个城市群中,上海作为区域核心城市应着力提升产业能级,大力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端服务,引领区域进入全球经济网络。因为上海努力做高,就是对长三角最好的服务;而区域的其他城市应当注重培育内生型发展能力,加强基于地区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切实避免消极竞争。

从国际来看,巨型城市区域普遍面临的挑战是:缺乏区域层面的治理,导致行政空间、规划空间、市场空间的失配。因此唐子来一直呼吁,应建立区域层面上的地方政府联盟,譬如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就是一个很好的联盟,但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领域,应在于统筹和协调区域内的各类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空间管制等,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他更建议,应建立由国务院主导和相关地方政府参与的城市群协调发展领导小组,从而确保跨省级行政区的城市群协调发展取得实效。

           

原载:解放日报作者:李晔